本文为劳动课《手工-折笔帽》教学设计方案,主要涵盖手工折笔帽教学目标、教学重点及难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及实践准备工具、教学注意事项、教学过程、课后实践与思考、教学总结与反思等内容,仅供各位老师参考。
一.教学目标
1.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:手工制作折笔帽虽然看似简单,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用心和努力,通过学习与实践,使学生明白劳动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能够为自己和他人带来便利和美好,同时认识到劳动不仅仅是体力活动,更是创造价值和展现自我能力的方式。
2.形成必备的劳动技能:让学生掌握手工制作笔帽的基本步骤和技巧,包括纸张的裁剪、粘贴等,通过实践操作,提高学生手眼协调能力、空间想象能力和精细动作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3.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:鼓励学生从准备材料、细心折叠到整理作品的整个过程中,都保持专注与耐心,体验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;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,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,如做事有条理、注重细节、珍惜劳动成果等。
4.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: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折笔帽的新颖方法,鼓励学生面对困难时不轻言放弃,勇于尝试直至成功,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欲。
二.教学重点及难点
1.教学重点
①掌握折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,如折叠、对齐、压平等,例如在折叠过程中,要确保每一个折痕清晰且准确,这对于最终笔帽的成型和美观至关重要。
②需要清晰地示范和讲解每一个步骤,让学生明白先后顺序。比如先对折纸张,再进行其他的折叠动作,学生需要理解并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折纸操作。
③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测量和调整纸张的尺寸,以适应笔的大小。可以通过实际测量不同笔的直径和长度,让学生选择合适大小的纸张,并根据需要进行裁剪或调整。
2.教学难点
①处理复杂的折叠部位,如转角和收口处。在转角处,纸张的折叠角度和力度需要精确掌握,否则容易出现褶皱或不平整的情况。收口处的处理也较为关键,要保证笔帽能够紧密收口,不松散。例如,一些学生可能在转角时折叠过度,导致纸张破裂;或者收口时无法紧密贴合,影响笔帽的使用效果。
②保持折纸过程中的耐心和细心,避免因粗心导致错误。由于整个折纸过程可能较为繁琐,学生容易在中途失去耐心,出现随意折叠或跳过步骤的情况。比如有的学生可能急于完成,没有认真对齐折痕,导致最后笔帽的形状歪斜。
③发挥创意,对基本的笔帽样式进行个性化的装饰和改进,这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折法的基础上,能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创新,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,可能会受到思维局限,难以突破常规。
三.教学方法
1.示范演示法。逐步演示折纸的过程,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顺序。可以一边折纸,一边讲解:“首先,我们将纸张对折,注意要对齐两边。”
2.分步教学法:将整个折纸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小步骤,逐个步骤进行详细讲解和练习。比如先教学生如何对折纸张,等大部分学生掌握后,再进行下一步的折叠教学。
3.小组合作法: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折纸任务,互相交流和帮助,可以让小组内折纸较快的同学帮助较慢的同学,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交流。
4.个别指导法:在学生自主折纸的过程中,巡视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。比如发现某个学生在某个折叠环节出现错误,及时纠正并给予正确的示范。
更多内容,尽在河小蛙平台……
“河小蛙”提供丰富的劳动课教案课件、教学设计与实操讲解视频,生成劳动电子档案,助力学校开展信息化劳动教育,打造劳动特色校园。
问题反馈
020-31137596
扫码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