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为劳动课《手工-包书皮》教学设计方案,主要涵盖手工包书皮教学目标、教学重点及难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及实践准备工具、教学注意事项、教学过程、课后实践与思考、教学总结与反思等内容,仅供各位老师参考。
一.教学目标
1.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: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石,理解亲手为书本穿上“外衣”不仅是对知识的尊重,也是个人责任感与自我管理的体现,引导学生树立“劳动最光荣、劳动最崇高、劳动最伟大、劳动最美丽”的观念。
2.形成必备的劳动技能:引导学生根据书本大小选择合适的纸张或材料,运用工具进行精确的裁剪,以及运用胶水或双面胶等粘合剂进行稳固的粘贴,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包书皮的基本步骤和技巧,为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类似的手工任务打下坚实基础。
3.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:通过反复练习,学生将逐渐养成细致耐心、持之以恒的劳动习惯,学会珍惜劳动成果,懂得爱护书籍和学习用品,这种习惯的培养也将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,促进他们形成自律、有序的生活方式。
4.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:在包书皮的过程中,学生需要专注投入,精益求精,这体现了敬业精神;同时,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,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方法,创新包书皮的设计,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、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。
二.教学重点及难点
1.教学重点
①让学生掌握包书皮的基本方法,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(如纸张、自粘式塑料书皮等)、测量书本尺寸、裁剪纸张、折叠与粘贴等步骤。学生需要明确每一步的操作要点,确保能够独立完成包书皮的过程。
②在教学过程中,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包书皮,还要让学生理解书皮对于保护书籍、延长书籍使用寿命的重要性,帮助学生培养爱护课本书籍的意识。
③通过包书皮的手工活动,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,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,设计出具有个性的书皮,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践性。
2.教学难点
①包书皮涉及裁剪、折叠、粘贴等精细操作,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。尤其是裁剪时要保证纸张的大小与书本相匹配,粘贴时要确保平整无皱褶,这些都需要学生耐心细致地操作。
②在包书皮的过程中,学生不仅要追求书皮的实用性(如保护书籍),还要注重其美观性(如颜色搭配、图案设计)。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,使书皮既实用又美观,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。
③虽然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是教学重点之一,但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,让他们设计出独一无二的书皮,也是教学中的一个挑战,需要提供足够的引导和启发,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。
三.教学方法
1.示范教学法。亲自为学生示范包书皮的完整过程,从准备材料、测量书本尺寸、裁剪书皮纸到折叠粘贴等步骤,一边操作一边讲解要点和注意事项。
2.分步教学法。将包书皮的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小步骤,逐个步骤进行教学。让学生先学会测量书本尺寸,再学习裁剪,然后是折叠和粘贴。每完成一个步骤,进行一定的练习和巩固,再进入下一个步骤。
3.小组合作法。将学生分成小组,让他们共同完成包书皮的任务。小组内成员可以互相交流、协作和帮助。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。
4.问题引导法。在教学过程中,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。例如,“怎样才能让书皮贴合书本,没有褶皱呢?”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不同的方法,找到最佳解决方案。
更多内容,尽在河小蛙平台……
“河小蛙”提供丰富的劳动课教案课件、教学设计与实操讲解视频,生成劳动电子档案,助力学校开展信息化劳动教育,打造劳动特色校园。
问题反馈
020-31137596
扫码关注公众号